Big Data on Cloud這個概念所強調的並不是在於執行效能能夠更好(虛擬機怎麼會贏過實體機?!), 而是透過抽象化來提供更簡化,彈性的應用
這個概念在過去10多年來可以看到:
- OOP (功能與屬性的抽象化封裝為物件, 功能相依性抽像化為繼承)
- Java的JVM與.NET的CLR (程式執行環境的抽象化)
- SOA (將程式API介面抽像化為應用服務訊息介接)
最近看到一則關於Cassandra應用的報導,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開發商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將Cassandra叢集節點增加(6台->24台), 以應付突然增加的流量; 然後再進行問題確認與效能優化調校; 若是採用實體機佈署的話, 恐怕時間不知道要花上多久 (當然強而有力且選擇性豐富的AWS Infrastructure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)
2013/01 (iThome) 力可科技導入Cassandra- 進軍全球市場的關鍵利器,10分鐘能擴充20萬人用量